黃亞東博士在生物活性肽新工藝,新技術在功效性化妝品的應用研究
發布人:暨源生物 發布日期:2022-05-23生物活性肽簡介
生物活性肽(Bioactive Peptides ,BAP)是蛋白質中20種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組成和排列方式構成的從二肽到復雜的線性、環形結構的不同肽類的總稱,是源于蛋白質的多功能化合物。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種人體代謝和生理調節功能,易消化吸收,有促進免疫、激素調節、抗菌、抗病毒、降血壓、降血脂等作用,是當前國際食品界最熱門的研究課題和極具發展前景的功能因子。
化妝品中生物活性蛋白質與多肽
修復類:
細胞生長因子類(寡肽類)、銅肽、干細胞培養上清(外泌體)
保濕減皺類:
膠原蛋白(動物膠原蛋白、重組人膠原蛋白)、絲聚蛋白、角蛋白、粘連蛋白、神經傳遞抑制肽類等小分子寡肽等
抗氧化/美白嫩膚類:
承載肽類、金屬硫蛋白、超氧歧化酶SOD、光裂合酶、谷胱甘肽等
抗菌、抗炎類:
乳鐵蛋白、溶菌酶、抗菌肽、微生物多肽、海洋多肽類等
生物活性肽應用中的三大關鍵技術
原料生產關鍵技術---合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技術
重組人源膠原蛋白的工業化生產
膠原蛋白廣泛地存在于人體的皮膚、骨骼、肌肉、軟骨、關節、頭發、內臟等組織中,起著支撐、修復、保護的三重作用,占人體總蛋白質的30%以上,人體皮膚中有70%是由膠原蛋白組成。脊椎動物中的膠原蛋白種類超過29種。
PHOLYREC 光裂合酶的生物制造
光修復酶一種高效、專一的修復細胞內DNA損傷的酶,它能夠特異結合在DNA的嘧啶二聚體上,還原裂解嘧啶二聚體,最終達到DNA正常結構。
原料保鮮技術---凍干技術與脂質體包裹技術
真空冷凍干燥是先將濕物料凍結到共晶點溫度以下,使水分變成固態的冰,然后在適當的溫度和真空度下,使冰升華為水蒸氣揮散,從而獲得干燥制品的技術。水的物態變化和移動的過程。
活性原料的透皮吸收技術及應用
納米脂質體:
采用納米包裹透皮制劑技術,將包裹的活性物傳遞入皮膚內從而發揮活性作用。
微乳技術:
微乳液能夠自發的形成,液滴被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組成的混合界面膜所穩定,直徑一般在10~100nm 范圍內。
TAT介導蛋白多肽透皮實驗研究
微針技術:
微針尺寸多為150-1500 μm,能夠破壞皮膚層,產生微米級通道;直接將藥物/活性成分導向表皮或真皮上層;促進藥物/活性成分跨過角質屏障直接參與皮膚微循環。
輕醫美與科學護膚三步曲:
①術中使用產品:藥物、醫療器械敷料
②術后修復品:醫用級凍干粉、敷貼類器械產品
③居家護理產品:保養類、功效護膚品
暨南大學&肽源化妝品創新研究院
研究方向:生物類活性蛋白、多肽及發酵活性物等化妝品創新原料的研究開發;新型透皮技術、新制劑、新配方工藝等研究開發與產品應用;醫美專用生物材料及醫療器械的研究開發。
三大研究平臺:
重組蛋白表達平臺
微生物發酵平臺
脂質體包裹及微乳化平臺
暨源生物長期深耕各種原料和技術研究,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突破,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,我們將不斷促進技術成果快速向產業化轉化,為行業發展充分賦能。